新闻动态
养老行业现状分析 养老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发布日期:2024-01-16 浏览次数:202

      2021年发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低龄康养需求加速到来,未来五年将年均新增低龄老年人2300万人,五年累计新增超1亿人,规模性人口将带动养老消费的变革;另外,长寿时代到来,当前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规模突破3580万人,未来五年将实现人口翻倍——新增3123万人。同时,未来五年认知症障碍人口规模将达1800万人,空巢老人将达1.45亿人,失能老人规模5000万人等等,不同需求加持下的养老产业市场消费将迎来新变革。

aa3b7122a5fa10d0774bf0c1a9575b2.png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有养老行业的政策也持续出台。早在2019年9月,民政部便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事关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幸福生活,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要将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从社区居家养老提升到需求养老。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有效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更高生活品质的需要。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升级,传统养老服务产业联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形成智慧健康养老生态,能助力养老资源实现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为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养老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政策利好不断,政府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发展空间巨大。第三支柱是由职工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产品,商业养老保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第三支柱规模较小,发展空间很大。未来我国养老保障的发展将呈现多元竞争的格局。

b75eb45f590a5f89053db05030302ce.png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相关政策持续落地,“银发经济”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将超过10万亿规模。“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中国人定义幸福的一大标准。在国家政策支持及老人人口需求规模的不断增长的共同推动下,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5万亿元左右。同时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健康服务、地产、旅游、保险等几个涉及养老的行业均将继续保持上涨。再考虑中国其他养老相关行业,如日用品、金融保险等,养老行业潜在的产业值将会更加可观。现在是大力发展养老金的有利窗口期。


       4月17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大力发展养老金,养老金对金融、经济的影响是很正向的。现在是大力发展养老金的有利窗口期。郑秉文表示,第二支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主主导,没有受雇于企业主的人群就无法享受到这个福利待遇。而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就无法加入第二支柱。所以,第三支柱的覆盖面要大于第二支柱。郑秉文认为,经济增长需要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现在劳动力稀缺、土地稀缺,资金、资本稀缺,长期资本更稀缺。养老金是长期资本,发展养老金也有助于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